红色基因伴前行
兴安盟历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无疑是红色的篇章。
遥想70年前,“五一大会”召开,来自草原各地的代表们汇聚于此,带着内蒙古地区数百万各族群众的托付,共商前途命运大计。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当家作主的一员——各族人民共同作出了彪炳古今的历史抉择,内蒙古从此开启波澜壮阔的时代征程。
70年过去了,在这片创造了历史的土地上,红色基因的传承历久弥坚,民族团结的强音律动不已。今天,兴安盟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汇聚起发展前行的磅礴力量,守望在壮美亮丽的祖国北疆……
代代创辉煌 初心不褪色
红色基因,是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烙印。蜿蜒流淌的洮儿河,见证了党开辟东蒙古革命根据地的艰难曲折,见证了党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不凡壮举,见证了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事业和内蒙古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1946年,内蒙古东部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在巴拉格歹乡兴安村。每逢重大节日,都有大批的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来到这里缅怀历史、追思先烈。
“红色、勤劳、追梦、超越”——这八个字概括的“兴安村精神”,是对这个村庄70多年历史高度浓缩的写照。在兴安村红色党支部旧址旁,并排矗立着数座修旧如旧的平房,分别还原了从上个世纪40年代至今兴安村党组织各个不同时期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一幢接着一幢走进去,触摸一件件极具时代特征的旧物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
80多岁的刘兆生老人是兴安村革命历史的亲历者。兴安村党支部成立前后,他只有十三四岁,而今讲起村民们参加“翻身大学”、斗地主分田地的往事,讲起革命烈士蒋弼仁、潘祖胜等人在与土匪、恶霸的斗争中牺牲的经过,老人依然记忆犹新。
之后的每个时代,兴安村党支部引领全村人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村里各项事业一直走在全盟的前列。艰苦岁月,在没有任何机械化设备的情况下,村党支部带领群众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兴安水库、1万米兴安水渠和500亩旱田改水田工程。这些壮举,不仅是兴安人吃苦耐劳精神和群众智慧的体现,也是兴安村历史上党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的见证。
新时期,村党支部又扛起脱贫攻坚的“千斤担”。十几年来,现任党支部书记战洪全带领村民战荒山、造良田,硬是把1.45万亩旱田改造建设成水浇地,植树造林2万多亩,彻底完成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为村集体创造了价值超千万元的“绿色银行”,也让村里不再为旱年浇不上地、涝年洪水下山的窘况而发愁。这几年,走上“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之路的兴安村,先后建起了养牛小区和蔬菜大棚,开辟出新的致富门路。如今,兴安村更像一个城里的居民区,有570多户村民住上了接通沼气的新楼房。
“让党旗高高飘扬,让绿色披满山岗,让村民住进楼房,让油路穿过村庄,让路灯站立街旁,让文明花朵绽放,让生活达到小康,让社会和谐共享。”早在2004年,村党支部就向兴安村父老乡亲许下这样的愿景,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些愿景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驻进村沉下心 真扶贫扶真贫
不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追求。面对全盟脱贫摘帽的战局,盟委书记张恩惠发出掷地有声的号召:“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役!”各级党委在立下“军令状”的同时,又紧锣密鼓地绘制最优资源“作战图”——党旗领航,把最优秀的干部汇聚在脱贫第一线。
乌兰浩特市教育局干部李恩祥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做一名“泥腿子”干部,是身为义勒力特镇民生嘎查“第一书记”的他努力的方向。
李恩祥记得,他是2015年10月1日到的村里,当天就走访了50多户人家。第一眼看到的民生嘎查,是一个脏得下不去脚的“垃圾村”,垃圾壅塞的村街只能过一辆车。随着调查的深入,李恩祥了解到,“脏乱差”的背后还有着“干部散”“队伍弱”的深层次原因。
要改变村子的现状,得先找一个突破口。李恩祥的突破口就是整治好村里的环境卫生——既借此把“两委”班子成员重新捏成团,也通过村里的变化赢得老百姓的信赖。李恩祥带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开起铲车,拿着铁锹、扫帚一条街一条街地进行整治。市教育局全力支持,派出教职工600余人次、投入资金3万多元帮助民生嘎查进行环境改造。慢慢地,村民们发现这个市里面来的干部不摆花架子,而是真抓实干。当“垃圾村”在村“两委”干部和市教育局的努力下变身为景色怡人的小花园时,村民们不由地感慨:“路通了,心气儿就顺了;环境好了,心情就敞亮了。”
环境整治好了,脱贫攻坚就成了最大课题。解决贫困问题,发展产业是根本。李恩祥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他说:“咱教育系统别的没有,最不缺的就是人,一人帮一点,就能聚起庞大的人力、物力和智力。”李恩祥与市教育局领导商量后决定,广泛调动教师帮扶的积极性,立项目、争资金。他将民生嘎查划为16个工作片区,教育系统16所学校与片区分别对接,派驻责任人,负责整个片区的精准扶贫工作,让嘎查的每一户贫困家庭都有一个脱贫产业。
民生嘎查是一个有着513户村民的大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包铁桩家就是其中一户。他和女儿住在一起,父女两人都患过重病,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李恩祥第一次来到包铁桩家时,看到的是杂乱的院落、断裂的院墙,眼前的包铁桩精神萎靡。
包铁桩家的包片单位是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他们为包铁桩修缮房屋、建起温室大棚,房屋内外焕然一新,包铁桩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重拾生活信心的包铁桩感激地说:“这一茬小菜明天就要送到四中了,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大棚里的活儿我能干,而且收益快,帮扶单位定期过来收购,今年这一栋大棚的收入不低于2万元,我们的日子有指望了。”如今,民生嘎查26户贫困户均实现了脱贫,有劳动能力的“产业户”得到了肉羊、笨鸡、花卉等富民产业项目扶持,没有劳动能力的“兜底户”也享受到扶贫干部亲人般的关怀与温暖。
兴安盟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45.3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8.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1%下降到7.3%。这份成绩单,离不开像李恩祥这样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驻村干部们的默默付出。他们驻进村、沉下心,真扶贫、扶真贫,就如朵朵芬芳四溢、处处争奇斗艳的鲜花,在一个个村庄扎根、绽放。
亲密好像石榴籽 幸福犹如山丹花
兴安盟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较高和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蒙古、汉、回、满、朝鲜等38 个民族在这里共同幸福生活,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根深蒂固。2016年10月14日,喜讯传来,国家民委向兴安盟颁发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牌匾,兴安盟成为内蒙古唯一一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
在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创建活动延伸到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军警营等各个角落。放眼山川田野,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倾听城市乡村,守望相助之歌格外嘹亮。
建于1960年的乌兰浩特市葛根庙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蒙汉合校小学,全校学生多数是蒙古族,在汉授班级里,蒙古族学生也占到75% 以上。
走廊里贴的是蒙汉双语的彩笔画报,晨读用蒙汉双语朗读《三字经》,每周课间操都固定一天跳安代舞,少年宫设立四胡、蒙文书法等兴趣小组……踏入这里,里里外外都能感受到鲜明的民族教育特色。并且,这些课外活动都是以蒙汉语授课学生混合、全体师生参与的方式进行。
“这节课,老师将带你们欣赏一些蒙古族家具的图片。”教室里,身着蒙古袍的老师正在与学生们互动。这是一个汉授班的民俗课,学校的这门特色课程给汉授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和了解蒙古族文化和习俗的窗口。
“作为寄宿制学校,蒙汉学生吃住都在一起,朝夕相处,没有一点隔阂。”校长钱查干介绍道。让学生既受到蒙汉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能从小树立“蒙汉一家亲”的观念,这是葛根庙中心小学一贯的办学理念。浓郁的蒙汉文化气息飘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学生心中,一朵绚丽的民族团结教育之花正在这里盛开。
认识一个地方,往往是从他的车站开始的。在乌兰浩特火车站,一支以车站党支部党员为骨干的“山丹花”爱心服务队,成为名副其实的“兴安第一窗”。
说来也巧,初识“山丹花”,正赶上队员们在排练情景剧,演的是服务旅客的3 个小场景:一位蒙古族老大爷不懂汉语,被队员带到蒙汉双语售票窗口,如愿买到了车票;一位老大娘买票不方便,“山丹花”队员送票上门;有人前来求助,有一重症患者即将到站,“山丹花”队员提前联系好车辆,将患者顺利接上车送到医院。“蒙汉双语服务台”“上门代订车票”“站车爱心接力”等服务形式,就是“山丹花”为车站旅客提供亲人般服务的日常。
“加入‘山丹花’,意味着比普通职工受更多的累,付出得更多。”“山丹花”爱心服务队队长、车站客运车间党支部书记斯琴高娃说,“但车站里越来越多的职工愿意加入我们,现在我们的成员已经增加到18 名,大家都在朝‘山丹花’看齐。”
为营造宾至如归的出行环境,“山丹花”在候车大厅、售票大厅门楣、楼梯、栅栏、开水供应处等设置带有“山丹花”团队标识的欢迎词和蒙汉双语温馨提示。她们还向旅客发放爱心服务队联系卡,制作了《这里有片“山丹花”》电视宣传片在车站候车大厅滚动播放,让旅客感受到“山丹花”团队就在自己身边。
在“山丹花”的引领带动下,白城站成立了“苏阳先锋售票班”,松原站成立了“圣水情”爱心服务队,全段各客运站正涌现出一支支以“山丹花”为样板的服务团队。